杨保余(1927—2012)
我的干部舅舅走了
我的小舅舅杨保余,1927年出生于上海金山区一个农民的家庭,于2012年 1月17日1时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,享年85岁。徐心好先生听了我的叙述后特拟挽联一副:保忠节 生前傲骨似松凌霜雪;余贤范 逝后高风如水映日月。次日,正赶上金山书法家协会召开年会,我便请金山乃至上海著名的书法家唐华老师挥毫,不可多得的龙门对联严整达意,更显庄重与肃穆。
我的舅舅曾是农村一位基层干部,担任党支部书记十几年,后为山阳农村信用合作社副主任,分管基建工作……,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。当我看到他的遗体上覆盖着鲜艳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时,顿时泪眼模糊。如烟的往事,历历在目。
舅舅一直是我心中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化身,他的一生,正如新当选金山区人大代表的黄瑛女士在挽联上所表达的:恪守党纪 一生刚直无邪;善全晚节 终世心赤志坚。就象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山阳支行的领导在悼词中说的:能做到服从组织的安排,时刻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。舅舅平生最恨贪官污吏,只因他们损害了党的形象。他常常提起,自己在银行工作期间连一根烟一盅酒都不吃客户的,更不要说利用职务之便拿人钱财了。
舅舅虽然文化程度不高,只念了几年小学,但他通音律,自学二胡演奏,是乡里远近闻名的琴师。退休后,他义务组建起乡村音乐队,用自己很少的退休工资去救济同龄无收入的老人,并对他们说:“我的工资也是党和政府给的,要谢,就谢党和政府。”到临终,家人发现他的两张工资卡上都只剩下五毛钱。他把自己所做的一切有利于社会的工作,都视作在为党工作。他认为“为人民服务”是应该的,否则就不是共产党员。
舅舅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在文化大革命中,由于历史的原因,我的家庭成份划为地主,我的父亲受到了无情的大批判,在一片打倒声中,人人自危。就在众人纷纷划请阶级界线,唯恐躲之不及的时候,当时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干部舅舅来到了我的家,他安慰我们,不管时局发生什么变化,都要相信党和政府的政策是给出路的。我父母当时最担心的是他因阶级路线问题受到牵连,害他从此再也当不了干部。
他笑着对我妈说:“这怎么可能?我是来看望自己的亲姐姐,教育外甥们认清形势跟党走的,有什么错?!我不犯错误,谁敢动我。”
他对我说:“你初中毕业了,是个回乡知识青年,在农村是大有作为的,农村需要有知识的青年人来建设社会主义,农民才有好日子过。对文化大革命要有个正确的认识,不要想不通,更不能有抵触情绪。在生产队里劳动时,讲话做事处处要小心谨慎。你父亲虽是地主,可在解放前,他也没做过坏事。当年日本鬼子入侵中华,在金山卫上岸后杀人放火大扫荡,舅舅老家那里有几十号人都逃难到你家里,一住就是几个月。你父亲不分贫富,也不管这些人与自己是否沾亲带故,都一视同仁,管吃管住,热情招待。人们都称赞你父亲是个好人,一个人只要做了好事,人们是不会忘记的。”
他还对我母亲说:“姐,你有这么多孩子,个个聪明,将来肯定是有出息的。现在大家都靠劳动吃饭,党的政策是有成份论,但不唯成份。只要我们走正路,怕什么!”
我的舅舅身材魁梧,一言九鼎。在以后的日子里,不但没有影响到他担任党支部书记,而且把他的大儿子杨再兴也顺利送进了部队,当了一名威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。在我的心里,舅舅就是真正的党代表,只要他在,我们的希望就在,我们就应该努力奋斗。
每当我想起舅舅,就联想到和他有关的往事。舅舅有两儿一女,最小的儿子是在生了一儿一女后相隔多年后又生的,所以格外疼爱。有一天,我母亲带着四、五岁儿子去舅舅家。她见了舅舅的小儿子心里喜欢,就抱着孩子放在桌子上和她的小儿子一起玩。我妈不知道因为什么事刚走开。突然,舅舅天真活泼的小儿子就从桌子上摔到了地上,当场就昏迷不醒。
母亲自知闯下了大祸,吓得不知如何是好。舅舅是个撑得起大事的人,他没有一丝的埋怨,一边安慰母亲,一边叫救护车将孩子急送南桥大医院抢救。当时,人们都怕救护车的警报声响起,农村有句流行的民谚:“救命车一响,一只猪猡白养”。猪差不多是农民一年忙到头全家主要的经济收入(合人民币四十到五十元),那确实在经济上损失惨重。但更不幸的是,舅舅的小儿子虽然救活了,却落下了无法治愈的严重后遗症。
自从发生了这件事,母亲常常自责,但舅舅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安慰我的母亲,而他自己则默默地承受着一切,毫无半点怨言。不仅如此,由于这起意外的事故,还更加深了他们姐弟之间特殊的骨肉深情,这岂是一句“理解万岁”可以了得。才德兼备的舅舅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美好、贤达与高尚的风格,在他看来平淡如水,在我看来却可与日月同辉,其精神无疑与天地共存。
我的干部舅舅走了,但愿他一路走好。走向天堂般美丽的佛国,因为那里没有斗争、没有烦恼、也没有苦难,只有清净和平等,我相信。
冯正兴
2012年1月20日

舅舅和母亲的后代合影

舅舅和姑表兄弟姐妹合影

舅舅参加母亲90岁生日时合影,右起杨保余、杨文琴、杨水泉、杨琴仙四兄弟姐妹

舅舅(前排左二)和外甥女后代合影

舅(前排左二)身材魁梧,参加母亲90岁生日时和表兄弟、妹们合影

舅舅生前喜欢我写的字,他正在仔细观看。 |